又到花开时节,桂林这座名山引发打卡潮!
又到花开时节,桂林这座名山引发打卡潮!
又到花开时节,桂林这座名山引发打卡潮!
↑“簪花(zānhuā)少女”版的骆驼山。
最近,七星景区骆驼山上的(de)三角梅再次(zàicì)绽放,紫红色的“花瀑”从“骆驼头部”沿着“脖子”一路垂下,让(ràng)这(zhè)只在在山水间漫步的“骆驼”又戴上了(le)“花围巾”,自带浪漫氛围拉满。这幅“植物与石山共舞”的美景,也再次在社交平台上刷屏,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到景区打卡。
不少人对这番美景(měijǐng)感到好奇:这条“花围巾(wéijīn)”是如何形成的,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种植的?日前,记者(jìzhě)来到七星景区,探寻美景背后的故事。
“骆驼(luòtuó)”身披“花围巾” 尽显少女心
眼下正是三角梅(sānjiǎoméi)盛开的时节,桂林街头巷尾被(bèi)这抹热烈的色彩浸染。漫步城中,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丛丛肆意绽放的三角梅,更有不少地方的三角梅宛如“花瀑(huāpù)”,为城市增添了别致的浪漫。
说起市区里最引人注意的三角梅,七星(qīxīng)景区骆驼山上的“花瀑”绝对排得上号。日前,记者在小红书、抖音等社交(shèjiāo)平台上看到(kàndào),许多市民和游客都(dōu)发帖分享了骆驼山三角梅的美景,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和评论。
上周五,记者来到七星景区,只见骆驼山上的(de)三角梅正开得绚烂,紫红色的“花瀑”从“骆驼”的头顶倾斜而下,目测约有20米左右,仿佛给(gěi)这只“骆驼”戴上了一条花围巾(wéijīn)。记者仔细观察发现,三角梅种植在骆驼山山脚下的绿地中,沿着山体(shāntǐ)一路向上攀援。
↑骆驼(luòtuó)山下,游客们开心地拍照。
这番独特的美景得到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喜爱,山脚下拍照打卡的人(rén)络绎不绝,游客们不时发出赞叹:“山上还有花呢!你看那片三角梅,多漂亮”、“这个景色好特别啊,大家(dàjiā)快过来一起(yìqǐ)拍照”……
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,这(zhè)是她第一次来桂林,一到骆驼山就被(bèi)眼前的风景吸引了。“这座山的造型很特别,真的像骆驼,之前(zhīqián)我已经(yǐjīng)在(zài)网上看过照片,亲眼看到后依然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震撼。”她表示,没想到山上的三角梅还开花了,她和同行的朋友都非常惊喜,大家纷纷拍照、录视频,记录下这别样的美景。
在网络上(shàng),戴着“花围巾”的骆驼(luòtuó)山也引起了网友热议。记者在一条点赞数超过800个的帖子的评论区中看到,网友们纷纷化身“段子手”,用各种想象力赞美这番美景(měijǐng):“自己配头花,骆驼山是懂(dǒng)浪漫的”、“她长成大姑娘了,懂得爱美(àiměi)了”、“原来骆驼山是个少女”、“我才知道骆驼山还有这一面(yímiàn)”、“好(hǎo)妖艳的骆驼”……评论区里,还有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拍摄的“花骆驼”,花式夸赞这处美景。
多年前栽下的三角梅 近年来(jìnniánlái)越长越盛
记者留意到,不少网友很(hěn)好奇这片景观(jǐngguān)是如何形成(xíngchéng)的。部分网友表示,自己小时候常去七星景区玩,印象中骆驼山上没有花。有网友发问道:“这条‘花围巾’是何时形成的,是自然生长还是有意(yǒuyì)种植的?”
七星景区园容工程部副经理陈镜羽告诉记者,这(zhè)条“花围巾(wéijīn)”的故事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。
“如今骆驼山下的水塘,以前是一大片(dàpiàn)草坪。2006年前后,市(shì)园林部门为了(le)提升城市绿化景观、增加城市绿量,结合石山绿化工作,组织了相关绿化单位和公园因地制宜种植了一些苗木。”陈镜羽介绍,也就是那时,景区(jǐngqū)工作人员在“骆驼脖子”下方(xiàfāng)的位置种了一株三角梅。
陈镜羽说,骆驼(luòtuó)山上没有路,三角梅种下后,并(bìng)没有刻意管护,没想到这株“靠天吃饭”的(de)三角梅十分顽强,长势越来越好。“三角梅的攀援能力很强,能沿着山体顺势往上长。”她(tā)回忆,大约过了6至8年,工作人员就发现,在秋冬季节,这株三角梅逐渐有了景观效果,那时花量并不多,生长的位置(wèizhì)也不高。
陈镜羽告诉记者,又经过了将近10年的生长,这株(zhèzhū)三角梅越爬越高,最近两年,它呈现出的景观效果愈发漂亮,也引起了很多市民游客的注意(zhùyì)。“这两年确实很多人(rén)都关注到了这片三角梅,来公园打卡的人越来越多,我(wǒ)也看到(kàndào)有网友会在别人(biérén)的照片下问这是哪儿,说想来看看,还有一些人是路过公园时看到了山上的三角梅,专门进来拍照。”
“今年骆驼山的三角梅开得很好,花量(huāliàng)也很大,这是因为前段时间桂林气候比较干燥且气温较高,促进了三角梅花芽的生长,使其具备了开花(kāihuā)条件。”陈镜羽说,“这条‘花围巾(wéijīn)’纯属‘无心插柳’,这份(zhèfèn)美景其实是大自然的馈赠。
城区许多攀援(pānyuán)植物 造景能力一流
记者从市(cóngshì)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,三角梅喜光照、生长(shēngzhǎng)迅速、病虫害较少,是我市(wǒshì)园林绿化“花化彩化”提升的主打植物品种。三角梅花期较长,在桂林一年可(kě)开花两次,分别是每年4、5月份以及10-12月。
“立地条件不同,种在不同地方的(de)三角梅开花时间也略有差异,预计这波花期可持续到6月初。”市林园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腾钊(lǐténgzhāo)介绍,近年来,除了大量推广本地品种(pǐnzhǒng),市林园部门还从福建引进了福建红(hóng)、同安红等红色(hóngsè)系列品种三角梅,以及五颜六色的嫁接三角梅,如今三角梅品种、花色越来越多。除了骆驼山之外,桂林也还有不少地方都能(néng)看到三角梅爬出来的美景。
↑ 毛塘路上一家服装公司围栏上的三角梅“花瀑”下,不少市民专程来(zhuānchénglái)拍照打卡(dǎkǎ)。
上周六,记者在七星区毛塘路的桂林金陵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外看到(kàndào),厂区围栏(wéilán)边上的三角梅开得正艳,枝条攀附在围栏上并从(cóng)顶端探(tàn)出,在人行道上形成了一道“花瀑”。这片“花瀑”下方,不少特意寻来的市民或驻足仰拍“花瀑”全景,或轻(huòqīng)倚围栏与繁花合影。该公司工作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,这些三角梅是去年三四月种下的,今年花开得比去年更好,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(dōu)慕名而来。
李腾钊介绍,目前,香江立交桥、芦笛路下穿隧道、环城南三路(sānlù)两侧(liǎngcè)石山、虞山公园五福塔、两江四湖桃花江岸边等(děng)处种植的三角梅,均形成了较好的“花瀑”或“花墙”景观。此外,爬山虎、紫藤、使君子、凌霄、蓝雪花、藤本(téngběn)月季等攀援植物也在城市各处营造出(chū)了风格各异的景观效果。
↑东西巷里的爬山虎景观(jǐngguān)。
他表示,在西山公园、芦笛景区、市体育中心等地,爬山虎爬满墙壁(qiángbì),呈现出“绿野仙踪”般的景致;在鲁(lǔ)家村(jiācūn)、毅峰路(yìfēnglù)桂林海关宿舍、稚山路新洲花园、南溪山公园等地,能欣赏到(dào)紫藤爬出的梦幻景色。接下来,使君子、凌霄也将迎来花期,市民马上(mǎshàng)就能在市体育中心、阳桥桥头、南溪山公园、西湖苑小区等地方观赏到它们带来的绚丽美景。
↑ 市体育中心(tǐyùzhōngxīn)旁一家商户种植在二楼平台上的使君子。
“这些攀缘植物爬出的(de)景观都(dōu)属于‘立体(lìtǐ)(lìtǐ)绿化(lǜhuà)’,立体绿化能将绿化从平面形式拓展到立体空间,不仅能丰富绿化形式、增加城市绿量、增强视觉效果,还能吸尘、减少噪音等,并具有保温隔热、节约能源、滞留雨水等多种积极作用。”李腾钊说,近年来市林园部门持续推动城市立体绿化发展,并引导各单位(dānwèi)和(hé)市民通过屋顶花园、墙面绿化、垂直绿化(chuízhílǜhuà)等形式,积极参与到立体绿化工作中。“林园部门也会对这些立体绿化进行适当修剪,在保证景观的同时也消除安全隐患。”
来源丨桂林(guìlín)晚报(记者唐霁云 通讯员李腾钊 )


↑“簪花(zānhuā)少女”版的骆驼山。
最近,七星景区骆驼山上的(de)三角梅再次(zàicì)绽放,紫红色的“花瀑”从“骆驼头部”沿着“脖子”一路垂下,让(ràng)这(zhè)只在在山水间漫步的“骆驼”又戴上了(le)“花围巾”,自带浪漫氛围拉满。这幅“植物与石山共舞”的美景,也再次在社交平台上刷屏,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到景区打卡。
不少人对这番美景(měijǐng)感到好奇:这条“花围巾(wéijīn)”是如何形成的,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种植的?日前,记者(jìzhě)来到七星景区,探寻美景背后的故事。
“骆驼(luòtuó)”身披“花围巾” 尽显少女心
眼下正是三角梅(sānjiǎoméi)盛开的时节,桂林街头巷尾被(bèi)这抹热烈的色彩浸染。漫步城中,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丛丛肆意绽放的三角梅,更有不少地方的三角梅宛如“花瀑(huāpù)”,为城市增添了别致的浪漫。
说起市区里最引人注意的三角梅,七星(qīxīng)景区骆驼山上的“花瀑”绝对排得上号。日前,记者在小红书、抖音等社交(shèjiāo)平台上看到(kàndào),许多市民和游客都(dōu)发帖分享了骆驼山三角梅的美景,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和评论。
上周五,记者来到七星景区,只见骆驼山上的(de)三角梅正开得绚烂,紫红色的“花瀑”从“骆驼”的头顶倾斜而下,目测约有20米左右,仿佛给(gěi)这只“骆驼”戴上了一条花围巾(wéijīn)。记者仔细观察发现,三角梅种植在骆驼山山脚下的绿地中,沿着山体(shāntǐ)一路向上攀援。

↑骆驼(luòtuó)山下,游客们开心地拍照。
这番独特的美景得到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喜爱,山脚下拍照打卡的人(rén)络绎不绝,游客们不时发出赞叹:“山上还有花呢!你看那片三角梅,多漂亮”、“这个景色好特别啊,大家(dàjiā)快过来一起(yìqǐ)拍照”……
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,这(zhè)是她第一次来桂林,一到骆驼山就被(bèi)眼前的风景吸引了。“这座山的造型很特别,真的像骆驼,之前(zhīqián)我已经(yǐjīng)在(zài)网上看过照片,亲眼看到后依然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震撼。”她表示,没想到山上的三角梅还开花了,她和同行的朋友都非常惊喜,大家纷纷拍照、录视频,记录下这别样的美景。
在网络上(shàng),戴着“花围巾”的骆驼(luòtuó)山也引起了网友热议。记者在一条点赞数超过800个的帖子的评论区中看到,网友们纷纷化身“段子手”,用各种想象力赞美这番美景(měijǐng):“自己配头花,骆驼山是懂(dǒng)浪漫的”、“她长成大姑娘了,懂得爱美(àiměi)了”、“原来骆驼山是个少女”、“我才知道骆驼山还有这一面(yímiàn)”、“好(hǎo)妖艳的骆驼”……评论区里,还有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拍摄的“花骆驼”,花式夸赞这处美景。
多年前栽下的三角梅 近年来(jìnniánlái)越长越盛
记者留意到,不少网友很(hěn)好奇这片景观(jǐngguān)是如何形成(xíngchéng)的。部分网友表示,自己小时候常去七星景区玩,印象中骆驼山上没有花。有网友发问道:“这条‘花围巾’是何时形成的,是自然生长还是有意(yǒuyì)种植的?”
七星景区园容工程部副经理陈镜羽告诉记者,这(zhè)条“花围巾(wéijīn)”的故事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。
“如今骆驼山下的水塘,以前是一大片(dàpiàn)草坪。2006年前后,市(shì)园林部门为了(le)提升城市绿化景观、增加城市绿量,结合石山绿化工作,组织了相关绿化单位和公园因地制宜种植了一些苗木。”陈镜羽介绍,也就是那时,景区(jǐngqū)工作人员在“骆驼脖子”下方(xiàfāng)的位置种了一株三角梅。

陈镜羽说,骆驼(luòtuó)山上没有路,三角梅种下后,并(bìng)没有刻意管护,没想到这株“靠天吃饭”的(de)三角梅十分顽强,长势越来越好。“三角梅的攀援能力很强,能沿着山体顺势往上长。”她(tā)回忆,大约过了6至8年,工作人员就发现,在秋冬季节,这株三角梅逐渐有了景观效果,那时花量并不多,生长的位置(wèizhì)也不高。
陈镜羽告诉记者,又经过了将近10年的生长,这株(zhèzhū)三角梅越爬越高,最近两年,它呈现出的景观效果愈发漂亮,也引起了很多市民游客的注意(zhùyì)。“这两年确实很多人(rén)都关注到了这片三角梅,来公园打卡的人越来越多,我(wǒ)也看到(kàndào)有网友会在别人(biérén)的照片下问这是哪儿,说想来看看,还有一些人是路过公园时看到了山上的三角梅,专门进来拍照。”
“今年骆驼山的三角梅开得很好,花量(huāliàng)也很大,这是因为前段时间桂林气候比较干燥且气温较高,促进了三角梅花芽的生长,使其具备了开花(kāihuā)条件。”陈镜羽说,“这条‘花围巾(wéijīn)’纯属‘无心插柳’,这份(zhèfèn)美景其实是大自然的馈赠。
城区许多攀援(pānyuán)植物 造景能力一流
记者从市(cóngshì)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,三角梅喜光照、生长(shēngzhǎng)迅速、病虫害较少,是我市(wǒshì)园林绿化“花化彩化”提升的主打植物品种。三角梅花期较长,在桂林一年可(kě)开花两次,分别是每年4、5月份以及10-12月。
“立地条件不同,种在不同地方的(de)三角梅开花时间也略有差异,预计这波花期可持续到6月初。”市林园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腾钊(lǐténgzhāo)介绍,近年来,除了大量推广本地品种(pǐnzhǒng),市林园部门还从福建引进了福建红(hóng)、同安红等红色(hóngsè)系列品种三角梅,以及五颜六色的嫁接三角梅,如今三角梅品种、花色越来越多。除了骆驼山之外,桂林也还有不少地方都能(néng)看到三角梅爬出来的美景。

↑ 毛塘路上一家服装公司围栏上的三角梅“花瀑”下,不少市民专程来(zhuānchénglái)拍照打卡(dǎkǎ)。
上周六,记者在七星区毛塘路的桂林金陵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外看到(kàndào),厂区围栏(wéilán)边上的三角梅开得正艳,枝条攀附在围栏上并从(cóng)顶端探(tàn)出,在人行道上形成了一道“花瀑”。这片“花瀑”下方,不少特意寻来的市民或驻足仰拍“花瀑”全景,或轻(huòqīng)倚围栏与繁花合影。该公司工作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,这些三角梅是去年三四月种下的,今年花开得比去年更好,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(dōu)慕名而来。
李腾钊介绍,目前,香江立交桥、芦笛路下穿隧道、环城南三路(sānlù)两侧(liǎngcè)石山、虞山公园五福塔、两江四湖桃花江岸边等(děng)处种植的三角梅,均形成了较好的“花瀑”或“花墙”景观。此外,爬山虎、紫藤、使君子、凌霄、蓝雪花、藤本(téngběn)月季等攀援植物也在城市各处营造出(chū)了风格各异的景观效果。

↑东西巷里的爬山虎景观(jǐngguān)。
他表示,在西山公园、芦笛景区、市体育中心等地,爬山虎爬满墙壁(qiángbì),呈现出“绿野仙踪”般的景致;在鲁(lǔ)家村(jiācūn)、毅峰路(yìfēnglù)桂林海关宿舍、稚山路新洲花园、南溪山公园等地,能欣赏到(dào)紫藤爬出的梦幻景色。接下来,使君子、凌霄也将迎来花期,市民马上(mǎshàng)就能在市体育中心、阳桥桥头、南溪山公园、西湖苑小区等地方观赏到它们带来的绚丽美景。

↑ 市体育中心(tǐyùzhōngxīn)旁一家商户种植在二楼平台上的使君子。
“这些攀缘植物爬出的(de)景观都(dōu)属于‘立体(lìtǐ)(lìtǐ)绿化(lǜhuà)’,立体绿化能将绿化从平面形式拓展到立体空间,不仅能丰富绿化形式、增加城市绿量、增强视觉效果,还能吸尘、减少噪音等,并具有保温隔热、节约能源、滞留雨水等多种积极作用。”李腾钊说,近年来市林园部门持续推动城市立体绿化发展,并引导各单位(dānwèi)和(hé)市民通过屋顶花园、墙面绿化、垂直绿化(chuízhílǜhuà)等形式,积极参与到立体绿化工作中。“林园部门也会对这些立体绿化进行适当修剪,在保证景观的同时也消除安全隐患。”
来源丨桂林(guìlín)晚报(记者唐霁云 通讯员李腾钊 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